一、背景
“十一五”以來,我國特殊教育進入加快發展的重要時期,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殘疾人教育,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顯著提高,高中階段教育和高等特殊教育規模不斷擴大,特殊教育學校(院)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教師隊伍不斷壯大,殘疾人教育發展格局和體系逐步完善,教育質量逐步提高,殘疾人受教育權益進一步得到保障。但是,與國家教育改革發展要求相比,與廣大殘疾人接受教育的強烈愿望相比,我國殘疾人教育總體水平還不高,城鄉、區域間發展不平衡,農村地區尤為薄弱;不同類別殘疾人受教育程度發展不均衡;教育投入不足,保障水平需進一步提高;特殊教育教師和專業技術人員整體素質和待遇有待提高;教育理念、內容和方法有待改進。
“十二五”時期是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教育規劃綱要》)的關鍵五年,為推進殘疾人教育事業加快發展,依據《教育規劃綱要》、《殘疾人教育條例》和《中國殘疾人事業“十二五”發展綱要》,制定本方案。
二、任務目標
——完善殘疾人教育體系。以普及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為重點,加快發展殘疾人學前教育、以職業教育為主的高中階段教育和高等教育,不斷滿足殘疾人教育需求。適齡盲、聾、輕中度智力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基本達到當地健全兒童少年水平,重度肢體殘疾、重度智力殘疾、孤獨癥、腦癱和多重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逐年提高;基本普及殘疾兒童學前一年教育,有條件的地方基本普及學前兩年或三年教育;不斷擴大殘疾人高中階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規模,提高殘疾人接受高中階段和高等教育的比例;減少殘疾人青壯年文盲。
——提高殘疾人教育質量。殘疾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水平明顯提高,生活自理、與人交往、融入社會、勞動和就業等能力進一步提升,殘疾學生參與社會生活的環境進一步改善。加大對特殊教育教學改革支持力度,加強特殊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特殊教育教學水平,逐步實現區域城鄉之間特殊教育的均衡發展。
——健全殘疾人教育保障機制。殘疾人教育投入和對殘疾學生資助力度不斷加大,殘疾人教育法律法規和政策進一步完善,特殊教育教師和專業技術人員整體素質不斷提升、地位和待遇得到改善。
三、主要措施
(一)全面提高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普及水平和質量推進中西部地區特殊教育學校建設,改善辦學條件,提高信息化水平,完善配套設施設備。積極創造條件接收殘疾兒童少年入學,不斷擴大隨班就讀和普通學校特殊教育班規模。發揮特教學校輻射帶動作用,指導隨班就讀教學教育質量提高。建立未入學殘疾兒童少年實名制調查統計制度。動員和組織農村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采取社區教育、送教上門、建立專門學校等多種形式,對重度智力殘疾、重度肢體殘疾、孤獨癥、多重殘疾兒童少年實施義務教育。在義務教育“兩免一補”基礎上,針對殘疾學生特殊需求,提高補助標準。深化特殊教育課程改革,頒布課程標準,編寫新教材,修訂并頒布隨班就讀工作指導意見,深入開展特殊教育科學研究,不斷提高教育質量。
(二)積極發展殘疾兒童學前教育實施“陽光助學計劃”,為貧困殘疾兒童提供學前康復教育資助。政府統籌規劃和協調,將殘疾兒童學前教育納入《教育規劃綱要》學前教育分領域規劃、地方學前教育整體規劃和三年行動計劃。鼓勵和支持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殘疾兒童康復機構和兒童福利機構等實施殘疾兒童學前教育,根據城鄉不同特點,開展靈活多樣的教育活動。支持殘疾兒童較多的區縣設立殘疾兒童學前教育機構。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多種形式舉辦殘疾兒童幼兒園,有條件的地方舉辦集早期干預、教育、康復為一體的學前特殊教育機構。積極采取措施,資助家庭經濟困難的殘疾兒童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
(三)大力發展以職業教育為主的殘疾人高中階段教育研究制定加強殘疾人職業教育的指導意見。指導特殊教育學校根據需要開設高中部(班);具備條件的地市要舉辦殘疾人高中階段教育;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要創造條件招收殘疾學生;加強殘疾人中等職業學校基礎能力建設,擴大辦學規模,完善專業方向,改革培養模式,提高教育質量,要加強實習訓練基地建設,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結合、頂崗實習,提升殘疾學生職業素質和就業能力,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和吸引力。依托城鄉職業學校和殘疾人職業學校,對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農村殘疾人開展職業培訓。逐步實施殘疾學生免費高中階段教育。制定配套政策,鼓勵特殊教育學校開展殘疾人職業教育,使殘疾學生都能掌握生存與發展技能。
(四)加快推進殘疾人高等教育完善普通高校招收殘疾學生政策,普通高校應為殘疾學生創造學習生活條件。在提高質量的基礎上,擴大高等特殊教育學院(專業)規模,拓寬專業設置,提高辦學層次,創立與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支持面向全國招生的高等特殊教育學院建設,加強對殘疾學生的實習訓練指導。通過自學考試、遠程教育、成人教育等,讓更多的殘疾人接受高等教育。殘疾大學生優先享受國家助學金,扶助殘疾人接受繼續教育。
(五)加快殘疾人教育師資和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建設有計劃地培養各級殘疾人教育師資和專業技術人員,鼓勵和支持高等師范院校與綜合性院校舉辦特殊教育專業或開設特殊教育課程。加大特殊教育師資培養力度。輪訓特殊教育學校校長、教師和專業技術人員以及兒童福利機構特教工作人員,培訓隨班就讀和學前教育機構教師,依托高等學校和專業機構建設“殘疾人教育師資培訓基地”。通過國培計劃和各級政府實施的培訓計劃,五年內對全國特殊教育教師實施一輪全員培訓。保障特殊教育工作者待遇,并在職務評聘、優秀教師表彰獎勵等方面予以傾斜。
(六)加強殘疾人青壯年掃盲工作把掃除殘疾人青壯年文盲工作納入掃盲工作整體規劃,掌握對象,因地制宜,靈活多樣,把學文化與學生產生活知識、學實用技術緊密結合起來。殘疾人所在單位、殘疾人教育機構要積極開展掃盲工作。各地要加大投入,動員社會力量,發揮相關機構作用,將掃除殘疾人青壯年文盲與文化進社區、殘疾人就業培訓和實用技術培訓有機結合,積極探索掃除殘疾人青壯年文盲工作的新模式,減少殘疾人青壯年文盲。
(七)深入開展手語和盲文研究推廣工作將手語、盲文研究推廣工作納入語言文字工作規劃,制定通用手語、通用盲文標準,建設國家手語和盲文研究中心,開展相關課題研究,組織相關培訓。有條件的教育和研究機構要積極開展手語和盲文的監測、研究和推廣工作。各地要以殘疾人工作者、殘疾學生、服務行業人員等重點人群為主,積極做好中國手語的培訓和宣傳,廣泛開展中國手語的推廣宣傳工作。
(八)強化政府發展殘疾人教育的責任,完善殘疾人教育法律法規切實加強各級政府對殘疾人教育工作的領導和統籌,把殘疾人教育納入國家和地方教育發展整體規劃;列入教育督導內容,并開展專項督導檢查;列入各級政府教育績效考核內容。修訂《殘疾人教育條例》,在修訂教育法、職業教育法、教師法及制定考試法、教育督導評估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時,體現殘疾人教育特殊需求。各地要從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中安排一定比例資金用于職業教育與培訓;制定和完善特殊教育學校(院)基本辦學標準。
四、檢查總結
(一)各地根據本實施方案制定具體工作計劃,明確目標,落實分工,量化指標,措施到位。
(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進行殘疾人教育工作年度檢查和評估。國務院殘疾人工作委員會分別于2013年和2015年進行檢查,“十二五”期間將進行抽查。
|